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扬州市疾控中心五月份防病提示

 2017-04-25   2248  

    5月是春夏之交,由于气温上升,湿度增加,我市手足口病开始进入流行高峰季节。同时,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开始活跃,肠道传染病发病也将逐步进入流行高峰期。提醒市民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是这段时间需重点预防的疾病。
    一、 手足口病(关注指数★★★★☆)
    5月份是全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我省及我市监测显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5月是发病高峰,10月有次高峰。发病人数中5岁以下儿童占90%左右,感染的病毒中,EV71占30%左右,COXA16占25%左右,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占45%左右;重病病例以感染EV71病毒为主,我市每年重病病例有20-30例。
    家庭预防是幼儿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15字知识,是防控手足口等传染病的要诀,您除了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最近放假(包括周末)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游玩。
    2、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幼儿每日的户外运动,增强幼儿体质。
    3、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小孩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将手洗净。大人接触小孩前要洗手。
    4、家长应经常清洗和消毒孩子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用品(包括玩具、图书)。
    5、提倡孩子不要在空调下活动,要给孩子充足阳光,增加孩子免疫力。
    二、狂犬病(关注指数★★★☆☆)
    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有狂犬病例的发生,发病人数以儿童和农民为主,调查显示,发病人群绝大多数未接种狂犬疫苗。
    春季也是狗的发情期,狗易变得狂躁,加之人们在这个季节穿得越来越少,所以很易被狗咬伤。特别儿童由于身体小、不懂得防备、不知及时告知家长等特点,容易受到狗的攻击,家长要做好儿童安全工作,尽量不让儿童接触狗,特别是来历不明的狗。如果被狗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再用清水洗净后及时就诊,注射狂犬病疫苗。
    另外,一般在每年的5月之后,随着气温回升,蚊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越冬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腹部干瘪,因为在寒冬时,它们主要躲藏在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如厕所、地下室、楼梯背面、水池下等处,不吃不喝,复苏后,只要气温适宜,它们便会饥不择食,吃饱了准备交配产卵。一只越冬蚊可以生产800多只‘蚊二代’,现在灭蚊效率最高。建议居民可用市售杀虫剂对上述场所进行一次喷洒。

(急传科)

上一篇:市疾控中心完成2017年全市生活饮用水监测首次督导
 
下一篇:江苏省疟疾诊治技术培训班在扬召开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