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入学考试报名、笔试、面试一系列程序,在2017年2月份我和单位同事许婕被录取为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CFETP)16期学员,2月底我们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国疾控中心,开始为期两年的业务学习。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两个月的核心课程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核心课程内容充实,涉及现场处置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课曾光教授就给我指明了什么是现场流行病学,它的核心就是“干中学”,通过“干中学”培养高素质流行病学专家,掌握“应急调查能力、救灾防病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决策建议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演讲沟通能力、培训授课能力”八种能力和“敬业、团队、探索、求实”四种精神。两年的学习将我们培养成为优秀的医学侦探,在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对中发挥作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回顾了流行病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学习了相关软件使用、暴发疫情处置、方案制定、文献检索、疾病监测、实验室数据解读等内容,多次分小组进行经典案例分析讨论,每人参与了一项小专题调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项目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项目外请蔡剑老师,他是我们大师兄,也是我们尊敬的老师,陪同我们学习了一个月,他从浙江来到了北京,每天早上很早来到教室,指导我们每天早自习汇报,鼓励大家走上讲台,开口说英语,同时他也承担了部分课程,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前自认为EXCEL用的很好,蔡老师给我讲解了EXCEL使用后,才知道EXCEL强大的功能,快捷键的使用、数据拆分、提取数据、整合数据、部分统计检验竟然都可以用EXCEL完成,同学们被他熟练的软件操作、数据分析能力、敏捷的思维所折服。
最后感谢曾光教授、施国庆、马会来、安琳达、吕梅 、裴迎新、张丽杰、申涛、刘慧慧 、张亚利、徐昌、王冬森 、程国防等项目老师,因为你们我们在北京才会学习好和生活好。由衷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单位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帮助,让我们在工作之后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我们将不辜负单位领导、同事的期望,认真学习完成两年的学业,为未来扬州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FETP-16学员 李锦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