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扬州市疾控中心十月份防病提示

 2020-09-25   2977  

    十月份天气日间温差变化大,又是秋高气爽、万物成熟收获、旅游黄金季节,亦逢国庆黄金周,市民外出旅游、度假、聚会、聚餐等活动将会增加。这一季节市民无论外出旅游或在家聚会、聚餐等生活、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下列疾病预防。
    新冠肺炎(关注指数★★★★☆):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仍旧严峻,境外疫情此起彼伏,因此广大市民朋友应避免国庆中秋假期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目前我国境内各地均为新冠疫情的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旅行,旅行期间要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同时准备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旅游期间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勤洗手,密闭和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当本人出现发热症状或其他不适宜旅行的疾病时,应推迟或取消旅行。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封闭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在餐厅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消或中止旅行。旅行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易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提醒扬州市民,防控意识不可松懈。
   食源性疾病(关注指数★★★☆☆):秋季是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中秋佳节和国庆节期间,聚会增加,也增添了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可能性。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及诺如病毒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学校和集体用餐单位要注意食品卫生,并开展健康教育。市民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食品以及腐败变质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诺如病毒感染(关注指数★★★☆☆):是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潜伏期常见数小时至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感染好发于冬季。感染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可通过食用污染食品或饮用污染的水源、接触等方式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及时规范处理呕吐物。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患后注意多饮水和多吃清淡食物。
    流行性感冒(关注指数★★★☆☆):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市民应养成勤洗手良好卫生习惯,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幼托、学校开学后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家庭中尤其老人如发现出现流感样病例如发热、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者应及时诊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提醒:10月份是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期,希望及时接种疫苗,减少大众因流感感染发病对工作、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恙虫病(关注指数★★★☆☆):恙虫病是以恙螨为媒介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中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幼虫在叮咬人体摄取组织液时,立克次体伴随幼虫唾液经由刺破的皮肤而传播。其发病急骤,寒战、高热持续不退,1-2天内可高达39-40.5℃,伴剧烈头痛及全身酸痛不适、咳嗽、胸痛、恶心呕吐、结合膜充血等。其特征性体征为焦痂,焦痂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稍隆凸,周围有红晕,多发生在气味较重而湿润的皮肤柔软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阴囊、外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及腋窝等处。伴随退热焦痂可自行脱落而形成浅表溃疡面,常有渗出液,偶有继发化脓现象。此病若诊治不及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等。我市10-11月份是农村收获季节,也是恙虫最易叮咬人导致恙虫病感染的季节。结合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捕杀鼠类消灭传染源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消灭野生啮齿动物,则较为困难。因此加强个人防护是必要措施。在收获季节应注意不在草地坐卧或宿营,如必需进入草丛地区,最好穿着“五紧衣”,并在领口、袖口、裤腰、与袜子上段及身体的暴露部分涂擦一薄层驱虫剂。

(急传科) 
 

上一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走进东升花园
 
下一篇:扬州市建立首家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服药门诊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