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天气日间温差变化大,又是秋高气爽、万物成熟收获、旅游黄金季节,亦逢国庆黄金周,市民外出旅游、度假、聚会、聚餐等活动将会增加。这一季节市民无论外出旅游或在家聚会、聚餐等生活、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下列疾病预防。
新冠状病毒肺炎(关注指数★★★★★)我市已进入新冠肺炎常态化管理阶段,复工、复产、复学在有序进行中。但新冠疫情输入的风险仍然较大,防控意识不可松懈。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人员流动性较大,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出行,请做好以下几点:出行前做好准备: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科学规划,错峰出行;准备足够的口罩、清洁剂、纸巾、免洗手消等。出行中做好防护: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密闭空间、人员聚集场所等务必正确佩戴口罩;错峰进入景点,配合景区测温、查验健康码;选择入住卫生状况较好、通风设施完善的酒店;注意旅途中饮食卫生,尽量分餐制;减少不必要聚会;提倡非现金手段支付。返程后做好健康监测:返程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全国疫情走势,如有涉疫旅行史或轨迹交集,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提倡尽早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返程后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食源性疾病(关注指数★★★★☆):食源性疾病是食用了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临床上除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死亡。这类疾病往往以集体性发生或中毒形式出现。因此,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市民举办婚庆、聚餐活动和农村地区家庭办酒时,应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生或半生的食品,谨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登革热(关注指数★★★★☆):近期我国多个登革热监测二类省份陆续出现小规模本地暴发疫情,我市部分地区蚊媒监测密度水平仍较高。再次提醒广大市民: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
恙虫病(关注指数★★★☆☆):恙虫病是以恙螨为媒介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中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幼虫在叮咬人体摄取组织液时,立克次体伴随幼虫唾液经由刺破的皮肤而传播。其发病急骤,寒战、高热持续不退,1-2天内可高达39-40.5℃,伴剧烈头痛及全身酸痛不适、咳嗽、胸痛、恶心呕吐、结合膜充血等。其特征性体征为焦痂,焦痂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稍隆凸,周围有红晕,多发生在气味较重而湿润的皮肤柔软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阴囊、外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及腋窝等处。伴随退热焦痂可自行脱落而形成浅表溃疡面,常有渗出液,偶有继发化脓现象。此病若诊治不及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等。我市10-11月份是农村收获季节,也是恙虫最易叮咬人导致恙虫病感染的季节。
结合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捕杀鼠类消灭传染源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消灭野生啮齿动物,则较为困难。因此加强个人防护是必要措施。在收获季节应注意不在草地坐卧或宿营,如必需进入草丛地区,最好穿着“五紧衣”,并在领口、袖口、裤腰、与袜子上段及身体的暴露部分涂擦一薄层驱虫剂。
诺如病毒感染(关注指数★★★☆☆):是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潜伏期常见数小时至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感染好发于冬季,感染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可通过食用污染食品、呕吐物、接触等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习惯;及时规范处理呕吐物。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患后注意多饮水和多吃清淡食物。
流行性感冒(关注指数★★★☆☆):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市民应养成勤洗手良好卫生习惯,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幼托、学校开学后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家庭中尤其老人如发现出现流感症状者应及时诊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提醒:10月份是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期,希望及时接种疫苗,减少大众因流感感染发病对工作、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人感染H7N9禽流感(关注指数★★☆☆☆):随着气温的下降,人感染H7N9、H5N6禽流感疫情有可能出现,预防措施不可松懈。居民注意做好:一是尽量不要在家宰杀活禽;二是购买正常规渠道经过检疫的活禽;三是接触禽类饲养场所、粪便等做好个人防护;四是一旦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在国庆期间,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持生活节律,预防疾病复发、中风和心肌梗死。十月份,市民应做好防寒保暖,预防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
(急传科(艾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