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育 > 健康指南   

高血压患者要怎么吃?

 2007-11-12   797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高达366亿元。
  膳食与血压密切相关。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盐的膳食,可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
  卫生部决定,从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起到10月8日我国第十个高血压日期间,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
  健康的饮食
  对于服药您要完全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是对于日常饮食,下面的生活知识与建议,会帮助您了解更多的辅助高血压治疗的饮食习惯,将药物治疗与您的健康饮食有效地结合起来。
  少盐
  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而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成正比,因而过量食盐在我们的食谱中是应该避免的。世界卫生组织在高血压预防措施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在6克以下。
  看不见的盐
  盐罐里的盐,我们都认识。但您是否能够认清生活中大量“看不见的盐”呢?我们摄入的盐有三个来源,即食物自身含的盐份,烹调时所放的调料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盐。所以,您千万不要以为做饭时的食盐少了,您每日所摄入的盐就少了。
  对于以下这些“看不见的盐”您一定要注意:
  味精、酱油、番茄酱、芥茉等调味品
  咸菜、酱菜等腌制品
  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
  冰冻食品、罐头食品及方便快餐等
  甜品、零食、冰激凌、饮料等含钠盐也很高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里面含有我们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2、维生素C和E以及铁、锌、钙等等,这些成分可是促进您健康的好帮手。它们可以降低血压,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降低中风,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
  对您有益的食物:
  蔬菜:它的营养成分与颜色有关,红黄色、深绿色的营养丰富。比如:番茄、胡萝卜、南瓜、菠菜、茄子、黄瓜
  藻菌: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等
  水果:苹果、桃、桔子、梨、葡萄、西瓜等
  谷物、豆类:小米、燕麦、各种豆类一些粗纤维的蔬菜杂粮,如玉米等,对您的身体有好处。但在烹饪时,您需要将它们彻底地煮熟煮烂。这样才不会增加您肠胃的负担。另外,一些有强烈剌激味道的调料,如花椒、大料、过多的辣椒等,您应当减少或避免食用。
  适量的蛋白质与少量的脂肪:
  蛋白质与脂肪是人体所必不可少的,但摄入过量将对人体产生负面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过多的蛋白质与脂肪会引起血脂的升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它也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糠尿病、肾病的重要原因。
  对于您来说,比较健康的食物及烹调方法有:
  瘦肉、无皮的鸡肉、兔肉、鱼等
  大豆制品、植物油等
  少量奶油、沙拉酱、低脂奶制品等
  以清蒸、水煮及炖卤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摘自《高血压防治知识手册》)
  什么是高血压?
  大家都知道,血液在我们的血管中流动,必然会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是有一个正常范围的,不同的致病因素和致病机制导致压力超过这个范围,并持续不正常的升高,当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时,就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由于高血压多无症状或仅有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等,易与其他疾病相淆,或被简单地认为休息不好或感冒所致。往往等到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相应的症状时才引起患者重视。然而此时已给病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血压的升高,患者发生心、脑、肾、血管、眼底病变的机率也会增加。例如高血压会使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导致患者肾功能不全,造成患者血管壁出现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眼压升高,甚至失明等等。在我国,高血压已经成为引起中风的首要原因。中风是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即使通?谰缺W×诵悦?也会留下终身的残疾。
  血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正常血压的范围应该控制在高压<140mmHg,低压<90mmHg,但是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则应严格遵从医嘱,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例如糠尿病患者,就应将血压控制在高压<130mmHg,低压<80mmHg的范围内。
  对于高血压,我们需要及早预防、积极治疗
  一、35岁以上的人群应当做到每年找医生测量一次血压。
  二、35岁以下的人群有吸烟、肥胖、高脂血症、家族高血压史的居民应该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三、已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每月都应找医生测量一次血压。
  四、中老年人定期体检,每半年或者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化验单。常规性检验项目(如体重、血压、验便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心电图、查眼底等)有条件的最好每季度查一次,这样既能及早发现疾患,又能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治疗、病变、发展有所掌握。
  日常保健的七大误区
  一、累了才休息
  二、饿了才吃饭
  三、渴了才喝水
  四、困了才睡觉
  五、有便才入厕
  六、无病不求医
  七、老了才锻炼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14/content_605662.htm

上一篇:调查显示家用空调散热片隐藏大量细菌
 
下一篇:吃苹果可防前列腺炎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