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动态   

扬州市疾控中心八月份防病提示

 2021-07-27   3238  

    八月份本市气候主要表现为高温、炎热和干燥。除继续做好防蚊灭蚊、防范犬伤外,还应注意对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感冒、肠道传染病及中暑等疾病的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注指数★★★★☆)7月21日“南京江宁”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多地已出现“南京江宁”疫情相关病例,此波疫情来势汹汹对全国范围内的防疫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综合考量,目前我国承受着较大的输入性疫情压力,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输入后再扩散的疫情传播。为巩固抗疫成果希望大家保持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并做到以下几点:1.请近期存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市民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并尽快按照辖区要求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公共场所务必将“健康码”、“行程码”检查落实到位。3.由于我市距离南京市较近,部分市民在两地之间往来频繁,因此短期内应停止大规模集会、活动,减少聚餐等活动;4.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市民朋友们到访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场所时佩戴好口罩;5.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注意卫生手卫生,按照“7步洗手法”做好手部消毒,降低被感染的风险;6.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做好日常消毒。重点场所建议使用500~1000mg/L有效氯含量的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有涉疫问题地区酌情增加剂量;7.完善新冠疫苗接种,虽然Delta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发生免疫逃逸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即使感染新冠病毒也很少能发展成重症病例,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关注指数★★★★☆):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24和肠道病毒70引起。本病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临床表现为眼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传播方式主要为经手或直接接触眼部的污染物引起,最常见的是通过污染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本病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
    登革热(关注指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病毒性疾病,在我国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域,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较为严重。我省当前存在较高的登革热输入的风险。
    当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大部分人并不发病,呈隐性感染状态。部分感染者经过3~15天的潜伏期发病。登革热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以致死亡。
    建议我市市民,在当前季节高度重视登革热的预防,具体措施有: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2、使用纱门纱窗或蚊帐,防止蚊虫叮咬传染。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4、积极清除居住环境及其周围的无用的注水容器,如旧轮胎、空饮料瓶、破缸和水管等,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5、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6、有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如果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应及时告知医生。
    中暑(关注指数★★★★☆):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如患热射病可发生死亡。各单位一定要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狂犬病(关注指数★★★☆☆)再次提醒:夏季天气炎热,狗、猫易变得狂躁,加之人们在这个季节穿得少,皮肤暴露多,所以很易被狗、猫咬伤。如果被狗咬伤,应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及时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感染性腹泻(关注指数★★★☆☆):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部分病人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脱水。每年7-9月为发病高峰。经食物传播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上市民应注意夏季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感冒(关注指数★★★☆☆):是由病毒或细菌及支原体等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夏季有常见成人感冒发病的高峰。因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工作,环境通风差,一旦有病原体,很容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如得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和隔离。同时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除注意预防上述疾病外,这一季节还应注意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在游泳、嬉水、家庭中安全教育,防止溺水、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此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人员应注意生活节律,防止疾病复发。夏季使用空调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定期通风换气并及时清洁空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急传科(艾防科))

上一篇:我中心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介绍
 
下一篇:筑牢安全防线,严防台风危害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上方寺路52号  电话 : 0514-80826110
苏ICP备09026621号-5    
扫一扫关注
扬州疾控微信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589号